特警疫线中的70,80,90后,都在平凡的岗位散发着光合热
【摘要】:
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疫打响以来,在特警防控“疫”线这条特殊线上,涌现出了众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,他们中既有老骥伏枥的“60后”民警,又有成熟稳重的“70后”民警,也有年富力强的“80后”民警,还有刚参加工作激情四射的“90后”民警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,他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发光发热,全力决战决胜抗击疫情狙击战。
特警“疫”线中的壮心不已“60后”
吕宝生,54岁,是解放军某部副团长转业,战疫打响后,主动请缨到条件最艰苦、责任最重大的防疫检查站工作。在检查站工作期间,他不惧艰辛,任劳任怨,积极对接协调其他部门,努力为检查站执勤警力做好个人防护用品供给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。检查站的执勤警力都亲切的称呼他为“吕师傅”,表达着对他的尊敬和感谢。

刘杭利,59岁,临近退休,“老当益壮”四个字形容他太过贴切。在此次疫情防控战役中,他承担起了大队“补丁”作用,认真开展巡逻防控、后勤保障等各项单位交办的工作。春节至今,他坚持克服家里两位住院老人需照顾的困难,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战线上,未曾休息一天。

特警“疫”线中的中流砥柱“70后”
高伟国,特警战疫的“火车头”,从省、区“两会”安保到抗击疫情战场无缝衔接,他全程在岗在位,严格根据上级部署,统筹安排区集中观测点、防疫检查站等工作,从拟定方案到执勤规范实施,他亲力亲为,细抓落实,每日“单位、观测点、检查站”三点一线,坚持赴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工作。他积极强化内部防疫工作,规范落实人员排查制度,以及“入必测、两消毒、错时食”等制度,为全体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。

马锋平,特警大队长,疫情传播渠道的“阻道闸”。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他毅然决然放弃原本回老家与家人团聚的假期,主动要求加入防疫检查站工作。他带领全体参战警力,联合交警、卫健、路政等部门开展24小时值守,对来渝车辆逐一检查,全力保障入渝通道的绝对安全;同时,他更是把敢于亮剑、敢于拼搏的“铁血”精神带到防疫一线,坚持每日工作14小时,以行动坚守冲锋在抗疫阻击战一线,为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,就是这样,日复一日在平凡的岗位散发着光和热。

特警“疫”线中的骨干先锋“80后”
胡明,特战队队长,疫情防控阻击战线上的“排头兵”。在抗击疫情前,他义无反顾,勇当其冲,坚决写下请战书,瞒着双亲带队首批入住区疫情集中观测点。面对疫情,他毫无畏惧,始终牢记“生命重于泰山”的嘱托,迅速到岗开展工作,处置纠纷、协调沟通,强化驻地人员健康保障等等。在非常时期,胡明坚决勇挑重担,恪尽职守;而面对年迈的父母,他只有深深的歉意。

特警“疫”线中的新生力量“90后”
高新宇,铁血特战队员,防疫检查启动之际,他主动请战,进驻检查站。在检查站工作期间,一班岗就是8个小时,不管是刮风下雨,还是天寒地动,他始终如一的站好每班岗,认真检查每一辆入杭车辆、每一名入渝人员,用实际行动把好区域内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。

疫情就是命令、防控就是责任。“一辆警车就是一座灯塔、一名特警就是一名标兵、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、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、一支警队就是一道防线。” 疫情在前,特警向前,他们继续坚守岗位,全力抗击疫情,努力为辖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。就是这样的他们,守护着我们的安全。
今日他们乘风破浪
明日大家归来如往
最后,德尼罗致敬每一位坚守抗击疫情一线的“逆行者”。
因为有你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牺牲与努力
因为有你们日复一日坚守一线
才有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的岁月静好。
德尼罗感谢有您!